深圳经济特区近10年大事记

1032人浏览 / 0人评论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对外发布《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0~2025年)》,赋予深圳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更多自主权,支持深圳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改革开放。这是新时代推动深圳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又一重大举措,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关键一招,也是创新改革方式方法的全新探索。

■2020年8月24日,深交所创业板注册制首批首发企业上市交易。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不仅标志着注册制改革在A股全面铺开,同时也意味着资本市场的市场化改革朝向服务于创新驱动战略、服务于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关键一步。

■2020年8月,深圳获评全国首批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

■2020年8月,深圳市实现5G独立组网全覆盖,率先进入5G时代。深圳5G基站已累计建成超过4.6万个、密度国内第一,5G标准必要专利总量全球领先,5G产业规模、5G终端出货量全球第一。

■2020年8月,《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中,深圳有平安、华为、正威国际、恒大集团、招商银行、腾讯、万科、深投控8家企业上榜。

■2020年7月,深圳获评年度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工作绩效考核全国第一。

■2020年3月,科技部、国家发改委等部委印发《加强“从0到1”基础研究工作方案》,深圳将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深圳将大手笔布局、大力度推动“两区两城”建设——高水平打造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高标准建设光明科学城,高起点推进西丽湖国际科教城建设,高质量推进高新区建设,瞄准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持续冲锋,加快解决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努力成为全球创新版图中重要一极。

■2020年1月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深圳全线出击,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全力奋战。作为一座管理人口逾2000万的超大型城市、出入境旅客占全国总量近四成的口岸城市,深圳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指挥科学调度下,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和中央、省的指示、决策、部署,举全市之力,坚决做到“外严防输入、内严防扩散、严防再输出”,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上半年GDP在一线城市中率先由负转正。2020年9月8日,全国抗击新冠肺炎表彰大会上,深圳4人荣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1个单位荣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

■2019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发布。这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决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又一伟大实践的重大时代性开启,是继兴办经济特区后深圳迎来的又一重大历史性机遇,是深圳发展进程中具有划时代重要里程碑意义的大事,对深化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推动深圳开放再出发、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影响深远、意义重大。《意见》明确了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的“五个战略定位”“三个阶段目标”和“五个方面率先”。《意见》的制定出台,是继2018年1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对深圳工作作出重要批示之后,中央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大局对深圳经济特区的最新战略定位,标志着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已上升为国家层面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也标志着深圳发展进入了全新的历史阶段。

■2019年4月,《深圳国家高新区扩区方案》印发。该方案提出对标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按照“一区两核多园”的布局,将南山园区、坪山园区等五个条件比较成熟的园区纳入深圳高新区范围。原深圳高新区规划面积11.52平方公里,扩区后深圳高新区总规划面积为159.48平方公里,将打造成为深圳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引擎,全球创新创意之都的重要载体。

■2019年3月,《深圳经济特区知识产权保护条例》正式实施,该条例是全国首部综合类知识产权保护条例。2019年,深圳专利申请量、授权量、授权量增速、有效发明专利5年以上维持率和PCT申请量5项指标均居全国第一。

■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深圳举全市之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2019年1月,深圳市委召开六届十一次全会,将2019年定为“水污染治理决战年”,该年年底,深圳全面消除黑臭水体。

■2018年12月,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党工委、管委会正式揭牌,深汕特别合作区成为深圳的第“10+1”区,肩负起创新先行飞地模式、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特殊使命。

■2018年12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对深圳工作作出重要批示,批示要求,深圳市委、市政府要始终牢记党中央创办经济特区的战略意图,认真总结改革开放40年成功经验,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全面扩大开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践行高质量发展要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大机遇,增强核心引擎功能,朝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方向前行,努力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希望深圳市广大干部群众继续解放思想、真抓实干,改革开放再出发,不断推动深圳工作开创新局面、再创新优势、铸就新辉煌,在新时代走在前列、新征程勇当尖兵。

■2018年11月,经教育部批准正式设立深圳技术大学。

■2018年10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视察深圳,首次赋予深圳“朝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方向前行,努力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的崇高使命。

■2018年,深圳出台“营商环境改革20条”“民营经济5条”,深化“放管服”改革,商事登记实现“三十证合一”“深圳90”等“一揽子”政策,持续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2018年7月,深圳推出新一轮住房制度改革,针对不同收入水平的居民和专业人才等各类群体,构建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供应与保障体系。

■2017年11月1日,《深圳经济特区人才工作条例》正式实施,深圳也于当天迎来了首个法定人才日,全国首个以“人才”命名的主题公园——深圳人才公园正式开园。深圳市人才集团、深圳市千里马国际猎头公司同日揭牌。

■2016年12月,“深港通”正式开通。这是继“沪港通”之后,中国资本市场双向开放重要里程碑。

■2016年10月,教育部批准北京理工大学与莫斯科国立罗蒙诺索夫大学在深圳正式设立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

■2015年12月,深圳开始推行社区党建标准化,全市645个社区统一设党委,推进“五个标准化”建设。

■2015年4月,广东自贸区前海蛇口片区正式挂牌,前海蛇口自贸片区管委会同时成立。该片区把自贸区体制机制创新、前海国家服务业开放发展战略平台功能、蛇口发达的港口航运产业基础更好结合起来,营造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重点发展金融、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科技服务等战略性新兴服务业。

■2015年1月,最高人民法院第一巡回法庭、深圳前海合作区人民法院揭牌成立。

■2015年1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对深圳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充分肯定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圳各项事业发展取得了新的成绩。批示要求,深圳市要牢记使命、勇于担当,开动脑筋、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在“四个全面”中创造新业绩,努力使经济特区建设不断增创新优势、迈上新台阶。

■2014年4月,教育部同意批准设立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2014年2月,深圳召开政法工作会议,宣布正式启动法院工作人员分类管理和法官职业化改革,这标志着法官将与行政级别脱钩,并成为公务员队伍中单独职务序列。这项改革在全国属于首创,为全国司法体制改革提供“深圳经验”。

■2013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深圳颁发“全球全民阅读典范城市”证书,这是该组织授予全球城市关于全民阅读的最高荣誉。

■2013年3月,全国首部商事登记法规《深圳经济特区商事登记若干规定》正式施行,率先全面实施商事登记制度改革。

■2012年12月,党的十八大后,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共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离京考察首站来到深圳,向世界郑重宣示了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的坚定信念。

■2011年8月,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在深圳举行,共有152个国家和地区的12000多名运动员、工作人员和嘉宾参加,实现了“不一样的精彩”。

■2011年6月,深圳国家基因库正式揭牌,深圳国家基因库依托华大基因组建、运营,主要存储管理我国特有遗传资源、生物信息和基因数据,为我国首个国家级基因库。

■2011年5月,广东省委省政府在汕尾市海丰县圈定468.3平方公里,设立深汕特别合作区,开启以“飞地经济”带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改革试验。

■2010年12月,教育部正式批准筹建南方科技大学。

■2010年9月,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庆祝大会在深圳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出席庆祝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希望经济特区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努力当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排头兵,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取得新进展、实现新突破、迈上新台阶。

■2010年8月,国务院批复同意《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明确把前海建设成为粤港现代服务业创新合作示范区。

■2010年8月,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之际,由深圳报业集团主办了“深圳最有影响力十大观念”评选活动。经过3个月的专家及市民投票评选,“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等当选为“深圳十大观念”。

■2010年,国务院批准深圳经济特区范围扩大到深圳全市,深圳经济特区面积从395.8平方公里扩大至1952.8平方公里。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