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中国自主建设的天宫空间站“天和”号核心舱将使用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发射升空,这也是中国空间站建设的“首战”!
央视军事微信公号3月9日消息,记者近日对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进行了云专访,干货满满,快来围观。
9时30分,长五工位的三个回转平台已全部打开。华佳骏 摄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计划于今日中午11时许发射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此前火箭已完成推进剂加注。9时30分,长五工位的三个回转平台已经全部打开,等待发射。2021年中国航天发射次数将迈向40+,中国空间站建造也将转入任务实施阶段。按照空间站建造任务规划,今明两年将接续实施11次飞行任务,包括3次空间站舱段发射,4次货运飞船以及4次载人飞船发射,2022年完成空间站在轨建造,实现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三步的任务目标。
中国空间站将建在距离地面约400公里的近地轨道,轨道高度是上海中心大厦高度的600多倍,可实现3人长期驻留,6人短期驻留。
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发射任务是中国空间站建设的“首战”。天和核心舱和两个实验舱总重将近70吨,其中天和核心舱的重量约22.5吨,相当于15辆小轿车
2020年的中国航天精彩不断:北斗、嫦娥等重大航天工程圆满收官,“天问一号”向着火星不断迈进,多个新型火箭成功实现首飞。
这一年,中国航天共实施39次发射任务,发射次数和发射载荷质量均位居世界第二。而2021年中国航天发射次数将迈向40+,中国空间站建造也将转入任务实施阶段。
“问天”和“梦天”也将出征
周建平委员介绍了中国空间站建造计划目前的实施情况:首先将发射空间站的核心舱,然后发射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再发射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这是第一个乘组,将在空间站上进行空间科学的实验。
然后将发射天舟三号货运飞船和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继续进行关键技术的验证工作。之后,
将陆续发射两个空间站的科学实验舱,分别叫“问天”和“梦天”。
与之配套的还有两艘货运飞船,天舟四号和天舟五号来承担为航天员以及空间站输送物资的任务。
“开局之战”今春打响
2月22日,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执行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发射任务的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当天安全运抵文昌航天发射场,任务拟于今年春季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执行。
周建平委员介绍,
此次任务是中国空间站建设的“首战”,它将发射空间站的核心舱,是我们国家非常重要和关键的“开局之战”。
面向空间站选拔航天员,分三类人员
目前,执行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载人飞行任务的首批航天员乘组已进入强化冲刺训练阶段。
周建平委员表示:“今年和明年执行飞行任务的航天员,都是从第一批和第二批航天员里选拔的。已经完成了第三批航天员选拔,他们已进入航天员序列,但还要经过大量的基础知识、航天技术以及相关专业技能的训练。”
“这次选拔面向的是空间站,今后不仅仅是飞行任务,还要从事科学研究任务,也有对空间站主体进行维护升级的任务,所以我们选拔了三类人员,
包括航天驾驶员、有效载荷专家和飞行工程师。”
拟发射空间巡天望远镜,视场角远超哈勃
周建平委员还透露,中国空间站建成后还将发射一个空间巡天望远镜,这个巡天望远镜口径达两米,具有和哈勃空间望远镜相同的分辨率,视场角比哈勃空间望远镜大300多倍。
全部评论